五言奉和王临驾乔之①
来源: | 作者:崔玉波注析 慧远著 | 发布时间: 2018-07-02 | 3289 次浏览 | 分享到:
超游罕神遇②,妙善自玄同③。
彻彼虚明域④,暧然尘有封⑤。
众阜平寥廓⑥,一岫独陵空⑦。
霄景凭岩落⑧,清气与时雍⑨。
有标造神极⑩,有客越其峰11。
长河濯茂楚12,险雨列秋松13。
危步临绝冥14,灵壑映万重15。
风泉调远气16,遥响多喈嗈17。
遐丽既悠然18,馀盼觌九江19。
事属天人界20,常闻清吹空21。
 【注释】
①此诗写所游之景,都是可以彻悟佛法的世界,只要静心修行,就会悟到妙谛。
清代彭际清《居士传》记载:“王乔之,琅琊人,官临贺太守。已而入白莲社事远公,与刘遗民诸贤作《念佛三昧诗》,而乔之诗独传于世。”
②超游:超脱地远游。神遇:谓从精神上去感知事物或事理。语出《庄子·养生主》:“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陆德明释文引向秀曰:“暗与理会谓之神遇。”
③妙善: 精妙美善。汉桓谭《新论》:“圣贤之材不世,而妙善之技不传。”玄同:谓冥默中与道混同为一。《老子》:“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鋭,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苏辙解:“默然不言,而与道同矣。”
④彻:洞彻。虚明:清澈明亮,指内心清虚纯洁。域:疆界。《说文》:“域者,邦也。”
⑤暧然:昏暗不明的样子。
⑥众阜:众多的土山。《广雅》:“无石曰阜。”寥廓:高远空旷。
⑦岫:峰峦。陵:超越。《史记·秦始皇本纪》:“陵水经地。”
⑧霄景:高空的光景。
⑨清气: 清明之气,引申为光明正大之气。雍:和谐;和睦。
⑩标:树梢,代指高树。神极:极高的天空。
11有客:即慧远与诸弟子。
12濯:洗。茂楚:生长茂盛的草木。
13险雨:难以预测的淫雨。列:“裂”的古字。《说文》:“列,分解也。”
14危步:艰难的步履。绝冥:深渊。
15灵壑:神明之山壑。
16风泉:微风与清泉。远气:远方的云气。
17遥响:四方响起的天籁之声。喈嗈:声音和谐。
18遐丽:远处的美景。
19觌:相见。
20天人界:即主道轮回中的天道和人道。凡俗众生因善恶业而流转轮回的六种世界。又称六趣,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其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三恶道,或三涂,阿修罗、人、天称三善道。战国《荀子·天论》:“明于天人之分,可谓至人矣。” 天人,也指顺应自然之道的人。《庄子·天下》:“不离于宗,谓之天人。”
21清吹:清越的管乐,如笙笛箫之类。空:尽,虚无。佛教谓万物因缘而生,没有固定的实质,虚幻不实。此句意为此清吹之音能激发人们对于空寂、虚幻等佛教理念的感悟。
【译文】
远游时很难达到这样物我相融之境,
让精妙美善的心思与大道默然相融。
今天终于洞察到这清澈明亮的世界,
但看起来昏暗不明像是覆盖着灰尘。
众多的山丘平列在空旷的田野上面,
只有一座山峰独自耸入高高的云空。
九天的光景凭依着岩石在上方闪耀,
空气清明和时令相符显得和谐宁静。
一株株高大的树木生长在苍穹之中,
有云游的人逍遥地越过一座座险峰。
远处长河的波浪冲刷着一丛丛荆棘,
一阵阵淫雨浇击的松树立在秋风中。
迈着艰难的步伐登上幽暗迷茫之处,
看到四周仙人居住的山壑绵亘重重。
轻风流泉不断地调节着这里的云气,
大自然积聚的天籁听起来多么动听。
远处的美景已经让人看得回味无穷,
但又何妨把目光再次投向九江风景。
这些景色属于轮回不息的天人世界,
清越的音乐让人领悟到世界的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