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白人岩寺
祖庭动态
岩寺探秘
座像工程
影像纪录
功德芳名
善男信女
慧远大师
慧远年谱
思想研究
法师评传
生平揭秘
作品与解读
颂赞慧远
故事传说
边角史料
净土文库
净土资讯
净土宗师
净土经典
基础知识
佛教故事
佛理感悟
净土图库
远公圣像
岩寺风光
文化交流
净土活动
祖庭艺苑
佛诗
心香
征文
书画
佛教与素食
素食健康
名人与素食
素食菜谱
放生与护生
旅游山西
白人岩游
代县游
民俗游
名胜游
网上礼佛
留言板
首页
>>
庐山记
庐山记
来源:
|
作者:
慧远大师
|
发布时间:
2018-06-11
|
3388
次浏览
|
分享到:
山在江州浔阳南,南滨宫亭(
“宫亭”者,即《安清传》之“共阝亭”,见《高僧传》卷一
),北对九江。九江之南为小江,山去小江三十里余。左挟彭蠡,右傍通州,引三江之流,而据其会。《山海经》云:“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一曰天子鄣。”故旧语以所滨为彭蠡。有匡续(
《水经·庐江水篇》注,作“匡俗”
)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际,遁世隐时,潜居其下。或云:续受道于仙人,而适游其岩,遂托室岩岫,即岩成馆,故时人感(
《水经注》作“谓”
)其所止,为神仙之庐,而名焉。
其山大岭,凡有七重,圆基周回,垂五百里。风雨之所摅,江山之所带,高岩仄宇,峭壁万寻,幽岫穷崖,人兽两绝。天将雨,则有白气先抟,而缨络于山岭下。及至,触石吐云,则倏忽而集。或大风振岩,逸响动谷,群籁竞奏,其声骇人,此其化不可测者矣。
众岭中,第三岭极高峻,人之所罕经也。太史公东游,登其峰而遐观,南眺五湖,北望九江,东西肆目,若登天庭焉。其岭下半里许,有重岩,上有悬崖,古仙之所居也。其后有岩,汉董奉复馆于岩下,常为人治病,法多神验。病愈者,令栽杏五株,数年之间,蔚然成林。计奉在人间,近三百年,容状常如三十时。俄而升仙,绝迹于杏林。
其北岭两岩之间,常悬流遥沾,激势相趣,百余仞中,云气映天,望之若山有云雾焉。其南岭临宫亭湖,下有神庙,即以宫(
《高僧传》作“共阝”
)亭为号。其神安侯也,亭有所谓感化。(
此间有阙文。○按安侯,即《高僧传》卷一,安清,字世高。共阝亭庙神,即高前生出家同学,现蒙高度脱者。言“其神安侯也”,文有误。“所谓感化”者,系说该庙神灵感等事。
《僧传》载:高于灵帝末,游化中国,云:“我当过庐山,度昔同学。”行达共阝亭湖庙,同旅三十余船,奉牲请福。神降祝曰:“舫有沙门,可呼上。”客咸惊愕,请高入庙。神告曰:“吾昔与子俱出家学道,好行布施,性多瞋怒,今为庙神。以布施故,珍玩甚丰。以瞋恚故,堕此神报。今见同学,悲欣可言。此身灭后,恐堕地狱。吾有绢物,请立法营斋,使生善处。”高曰:“故来相度,何不出形?”神从床后出头,乃是大蟒。高梵语数番,赞呗数契。蟒悲泪如雨,须臾隐去。高取绢物,达豫章,为造东寺。高去后,神即命过。暮,一少年上船,长跪高前,受咒愿,忽不见。高曰:“少年即共阝亭庙神,得离恶形。”自是庙神歇矣,无复灵验。
)
七岭同会于东,共成峰崿。其岩穷绝,莫有升之者。昔野夫见人着沙弥服,陵云直上,既至,则踞其峰,良久乃与云气俱灭,此似得道者。当时能文之士,咸为之异。又所止多奇,触象有异。北背重阜,前带双流。所背之山,左有龙形,而右塔基焉。下有甘泉涌出,冷暖与寒暑相变,盈减经水旱而不异,寻其源,出自于龙首也。南对高峰,上有奇木,独绝于林表数十丈,其下似一层浮图,白鸥之所翔,玄云之所入也。
东南有香炉山,孤峰独秀起。游气笼其上,则氤氲若香烟。白云映其外,则炳然与众峰殊别。将雨,则其下水气涌出如马车(
《庐山志》,“马车”作“车马”是
),盖此龙井之所吐。其左则翠林,青雀、白猿之所憩,玄鸟之所蛰。西有石门,其前似双阙,壁立千余仞,而瀑布流焉。其中鸟兽草木之美,灵药万物之奇,略举其异而已耳。
附:
《游山记》
(
《御览》四十一
)
自托此山,二十二载,凡再诣石门,四游南岭。东望香炉,秀绝众形。北眺九流,凝神览视。四岩之内,犹观之掌焉。传闻有石井、方湖,足所未践。
自托此山,二十三载,再践石门,四游南岭。东望香炉峰,北眺九江。传闻有石井、方湖,中有赤鳞涌出。野人不能叙,直叹其奇而已矣。(
《世说》
)
上一篇:
澡罐铭序
下一篇:
《三法度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