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岩游记(附白人岩景点介绍)
来源: | 作者:pmo015fd9 | 发布时间: 2017-12-08 | 7149 次浏览 | 分享到:

午饭主菜是代县熬鱼,味道鲜美。饭罢,经当地的同事提议,出古城,约20KM,进入位于古雁门关沟注山右翼茹山峡谷中白人岩景区。白人岩又称白仁岩,相传因有白谷仙人坐化成峰而得名。乾隆《代州志》记载,“白仁岩,晋释慧远于此建寺”。因之,又称白仁岩禅寺。

    适骤雨乍停,苍松滴翠。打开车窗,青草幽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雾霭流岚,景色宜人,可惜连我的佳能A75都没带,只好用手机拍照凑合了。




杳霭流玉,悠悠花香,天籁不听,落英不拾,别有一番滋味。



道中多石砌小塔,美好祝愿,所即于此,但愿世间之人,多长生幸福。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隐有晨钟暮鼓,喧有四方良朋。停停看看的人生,在一方清清静静的得到诠释,或入或出,或默或语,纵情山水间,岂不乐乎。





期间有七星泉,有琴台,有碑林。漏雨苍苔,泉水煮茗,身隐便听琴论酒。奈何终是曲终人散了,人生既是过往千帆、虚梦一场,何不顺乎自然。






如将白云,清风与归。游于天造自然,试想羁绊于尘世是非之中,那如做达人大观?但愿从此淡然超脱。只是草木有心,环境善变,生此世中,东西南北风,怎能不低头?





饮水当思源,知恩要图报。






另,又有送子观音等诸神像若干,年少无知,多出语冒犯,其实心中满是敬仰之情,当求原谅。




 



附:【白人岩景区官方简介】白仁岩位于古雁门关西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代县境内著名的佛教文化旅游胜地。白仁岩禅寺始建于东晋,宋、元、明、清均有修缮,为古雁门八景之一。
 
说法台
位于白仁岩禅寺南端,台石平整肃然,相传是慧远对众僧讲经说法处。据说,慧远当年说法时,面西而坐,在琴瑟之中弘传佛法。佛音袅袅,如清泉泽地。禅意入耳,似大旱甘霖。于是山峦静穆而立,松涛默哑无声,百鸟驻听,万兽礼佛,四方人众莫不来拜。
修真洞
位于白仁岩禅寺东面,是慧远修身悟真之处。面壁十年图破壁。慧远大师常在这里面壁禅想,感悟经法之理,轮回之律,因果之因。潜心向佛,终成一代宗师。
古南庵
位于修真洞南,依岩成庐,古朴纯真,与修真洞相邻。相传,明代兵部尚书张凤翼和孙传庭早期都曾在此读书,学成后两人相继走出山门,笑傲天下,终成一代贤达。张在关外统兵抗清,孙在关内整治山河,大明煌煌江山几乎就担在这两个从白仁岩走出来的代州人肩上。
叠翠楼
位于禅院南面。叠翠楼依崖而建,楼三层,屏风临壑,檐翘凌云,时闻风铃作响。相传,慧远在这里修行数年,又云游四方。走后当天晚上,熟睡的僧人被沙沙的树叶声惊醒,以为山中起风,便俯窗而视,却见月华如水,并无半点刮风迹象。僧人们早晨起来,却见禅院东南端突然冒出一座楼阁,立即明白是慧远大师临别所赠,遂以昨晚的树叶重叠之声将此楼命名为“叠翠楼”。
古栈道
叠翠楼与修真洞之间是峭壁,不得通行,于是在这峭壁两端架一木板,连通两地。栈道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在佛寺中,众僧不得有半点懈怠,不得心生杂念。悬崖耸峙,风声啸急,云雾缭绕,板颤惊心,教行恶者醒悟,行善者笃修今生。
弈棋亭
如今仅存一块天然石刻棋盘。当初,弈棋亭有一座八角亭楼,是慧远与众仙品棋悟道之所。亭外青岩翠色为屏,亭内晨露甘泉为饮,人生世事,如棋似梦。悟得了棋,也就悟得了道。想到一千七百多年前悟棋的慧远大师,耳边仿佛能听到棋子落石的铿锵之声。
试心石
绝壁凸石,二尺见方,是慧远在白仁岩弘法时,为辨鱼目混珠者而设。凡前来朝山之人,必先试心于石上,度其虔诚者才准入寺。
神雕岩
绝壁上两个天然石洞,原为两对护法大雕所栖,每年都要孵化出岩山雕,在白仁岩上空或盘旋、或鸣叫,给白仁岩禅寺增添了许多神秘庄严的色彩。如今,仙师已去,大雕也不见踪影,只留下两个空巢穴对世人说着往昔的繁华。
七星泉
在峭壁凹处,有七眼石井,形如北斗七星,看上去七泉平列,如出一源,但泉水大不相同,其中五泉清洌可见,煮水烹茶,清香可口;另两泉咸苦涩口,不堪饮用。七眼井名曰灵泉,旁建有祠,曰灵泉龙祠,亦称玉龙宫,每逢岁旱祈祷下雨,非常神异。如今,仍存两泓清冽泉水,一甜一苦。这似乎又是人生的一个境界。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我们领悟到人生说到底其实就是苦甜二字组成。
仰天大佛
爬上禅寺后面的山峰,眼前是苍茫群山,使人心境有种忽然开朗之感。山坡上林草丰茂,群峰竟秀。古南庵上面的石峰似一面西而立的上朝大臣,衣冠楚楚,维妙维肖;古南庵前面便是喷云洞了,遇到有雨天气,喷云洞里,白雾滚滚。据当地老百姓说,过去没有天气预报,群众们看到喷云洞里喷吐白云就知道白仁岩要下雨了,灵验异常,十分神奇。禅寺后面山势蜿蜒雄宏。登上观佛台,山对面便是那神秘的仰天大佛了。看这座仰天大佛,头西身东,神态十分安祥。天是被,地是床,山似佛,佛是山,佛与自然,自然与佛达到浑然一体的地步。这似乎正是慧远大师一生追求的最高佛家境界。白仁岩:“景物形胜,天造地
设”。登上白仁岩,或观佛,或悟道,或探幽,或览胜,总能给人一种别样的感怀。清朝诗人周家俨曾写诗赞美白仁岩:
    幽岩碧汉间,古寺白云里。登临万念空,魄如冰壶洗。空翠欲湿衣,寒涛时在耳。种松自何人,无乃赤松子。慧远之庐山,梦魂应恋此。卧佛了无言,至今呼不起。
    此外,还有佛掌峰、菩萨顶、虎头山、香炉峰、尚书路、天马印、山神庙、龙王庙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