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岩禅寺——杰出佛教领袖慧远大师修身说法的第一道场
来源:
|
作者:温金玉
|
发布时间: 2018-01-09
|
4758 次浏览
|
分享到:
白仁岩位于古雁门关西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代县境内著名的佛教文化旅游胜地。白仁岩又称白人岩,相传因有白谷仙人坐化成峰而得名。乾隆《代州志》记载,“白仁岩,晋释慧远于此建寺”。白人岩禅寺始建于东晋,宋、元、明、清均有修缮,为古雁门八景之一。海拔2228米,山径盘曲、沟壑纵横,白人岩禅寺为净土祖庭,开中国净土宗先河之源头,由净土始祖慧远首创,是中国净土宗始祖慧远大师出家、讲经说法的第一道场,在中国佛教文化史上占据重要位置。
白人岩禅寺分为上下两寺,上寺环抱山中,下寺在山脚入口处,俗称小寺。
白人岩的南面是佛教胜地五台山,东面是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北面是全国四大石窟之一的云岗石窟,西面是风景秀丽的芦芽山,位于整个晋北黄金旅游圈的中心地带。小寺距离大运高速路代县入口处不足一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过小寺,穿山谷,爬上蜿蜒的石板小路,就能看到白人岩禅寺了。
禅寺风景秀丽,形势奇怪,既有峻峭巍峨的奇峰怪石,又有茂密的原始次森林。山险林深,风光无限。
走上台阶,举目即见“白人岩”三字,字径为三米,是明代兵部侍郎万恭手迹。
公元359年,中国佛教使上一位杰出的佛教领袖、著名的佛教理论家——慧远,在这里开辟了他平生修身说法的第一道场。
慧远本姓贾,雁门楼烦人,早年精通六经,尤善老庄,后从东晋高僧、翻译家道安出家,为道安两大著名弟子之一,精通般若性空之学。东晋太元六年(381)入庐山倡导弥陀净土法门,为净土宗初祖。在庐山期间,曾派弟子法净、法领去西域取经200多部,主要著作《大智论抄》20卷、《法性论》2卷、《庐山集》10卷等。慧远所创净土宗亦称“莲宗”,为中国佛教宗派之一。
“故人已辞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一代佛学大师已乘风西去,此地空留下片片残迹。
从这些残迹中看出白人岩禅寺原为三进院落,现在的五间大雄宝殿,是附近群众集资修建的。殿前原先有伽蓝祖师庙、禅堂、东西廊庑及钟楼等。不难看出,这古刹当年是何等气派。
说法台位于白仁岩禅寺南端,台石平整肃然,相传是慧远对众僧讲经说法处。据说,慧远当年说法时,面西而坐,在琴瑟之中弘传佛法。佛音袅袅,如清泉泽地。禅意入耳,似大旱甘霖。于是山峦静穆而立,松涛默哑无声,百鸟驻听,万兽礼佛,四方人众莫不来拜。
修真洞位于白仁岩禅寺东面,是慧远修身悟真之处。面壁十年图破壁。慧远大师常在这里面壁禅想,感悟经法之理,轮回之律,因果之因。潜心向佛,终成一代宗师。
古南庵位于修真洞南,依岩成庐,古朴纯真,与修真洞相邻。相传,明代兵部尚书张凤翼和孙传庭早期都曾在此读书,学成后两人相继走出山门,笑傲天下,终成一代贤达。张在关外统兵抗清,孙在关内整治山河,大明煌煌江山几乎就担在这两个从白仁岩走出来的代州人肩上。
禅院南面的叠翠楼依崖而建,楼三层,屏风临壑,檐翘凌云,时闻风铃作响。相传,慧远在这里修行数年,又云游四方。走后当天晚上,熟睡的僧人被沙沙的树叶声惊醒,以为山中起风,便俯窗而视,却见月华如水,并无半点刮风迹象。僧人们早晨起来,却见禅院东南端突然冒出一座楼阁,立即明白是慧远大师临别所赠,遂以昨晚的树叶重叠之声将此楼命名为“叠翠楼”。
古栈道叠翠楼与修真洞之间是峭壁,不得通行,于是在这峭壁两端架一木板,连通两地。栈道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在佛寺中,众僧不得有半点懈怠,不得心生杂念。悬崖耸峙,风声啸急,云雾缭绕,板颤惊心,教行恶者醒悟,行善者笃修今生。
昔日的弈棋亭,如今仅存一块天然石刻棋盘。当初,弈棋亭有一座八角亭楼,是慧远与众仙品棋悟道之所。亭外青岩翠色为屏,亭内晨露甘泉为饮,人生世事,如棋似梦。悟得了棋,也就悟得了道。想到一千七百多年前悟棋的慧远大师,耳边仿佛能听到棋子落石的铿锵之声。
这里最有创意之一的是试心石绝壁凸石,二尺见方,是慧远在白仁岩弘法时,为辨鱼目混珠者而设。凡前来朝山之人,必先试心于石上,度其虔诚者才准入寺。
雕岩,绝壁上两个天然石洞,原为两对护法大雕所栖,每年都要孵化出岩山雕,在白仁岩上空或盘旋、或鸣叫,给白仁岩禅寺增添了许多神秘庄严的色彩。如今,仙师已去,大雕也不见踪影,只留下两个空巢穴对世人说着往昔的繁华。
七星泉在峭壁凹处,有七眼石井,形如北斗七星,看上去七泉平列,如出一源,但泉水大不相同,其中五泉清洌可见,煮水烹茶,清香可口;另两泉咸苦涩口,不堪饮用。七眼井名曰灵泉,旁建有祠,曰灵泉龙祠,亦称玉龙宫,每逢岁旱祈祷下雨,非常神异。
如今,仍存两泓清冽泉水,一甜一苦。
这似乎又是人生的一个境界。
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我们领悟到人生说到底其实就是苦甜二字组成。
爬上禅寺后面的山峰,眼前是苍茫群山,使人心境有种忽然开朗之感。山坡上林草丰茂,群峰竟秀。古南庵上面的石峰似一面西而立的上朝大臣,衣冠楚楚,维妙维肖;古南庵前面便是喷云洞了,遇到有雨天气,喷云洞里,白雾滚滚。据当地老百姓说,过去没有天气预报,群众们看到喷云洞里喷吐白云就知道白仁 岩要下雨了,灵验异常,十分神奇。禅寺后面山势蜿蜒雄宏。登上观佛台,山对面便是那神秘的仰天大佛了。看这座仰天大佛,头西身东,神态十分安祥。天是被,地是床,山似佛,佛是山,佛与自然,自然与佛达到浑然一体的地步。这似乎正是慧远大师一生追求的最高佛家境界。
白仁岩:“景物形胜,天造地设”。登上白仁岩,或观佛,或悟道,或探幽,或览胜,总能给人一种别样的感怀。清朝诗人周家俨曾写诗赞美白仁岩:
幽岩碧汉间,古寺白云里。
登临万念空,魄如冰壶洗。
空翠欲湿衣,寒涛时在耳。
种松自何人,无乃赤松子。
此外,还有佛掌峰、菩萨顶、虎头山、香炉峰、尚书路、天马印、山神庙、龙王庙等景点。为了重振雁门雄风,丰富景区内容,雁门关正在按规划进行全面的景区恢复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您看到的是更加壮美的雄关古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