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白人岩寺
祖庭动态
岩寺探秘
座像工程
影像纪录
功德芳名
善男信女
慧远大师
慧远年谱
思想研究
法师评传
生平揭秘
作品与解读
颂赞慧远
故事传说
边角史料
净土文库
净土资讯
净土宗师
净土经典
基础知识
佛教故事
佛理感悟
净土图库
远公圣像
岩寺风光
文化交流
净土活动
祖庭艺苑
佛诗
心香
征文
书画
佛教与素食
素食健康
名人与素食
素食菜谱
放生与护生
旅游山西
白人岩游
代县游
民俗游
名胜游
网上礼佛
留言板
首页
>>
关于释慧远“露骸松下”的一点意见
关于释慧远“露骸松下”的一点意见
来源:
中国古籍与文化
|
作者:
江林
|
发布时间:
2018-01-04
|
4216
次浏览
|
分享到:
摘 要 佛教徒的丧葬方式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佛教徒的丧葬方式是深入了解佛教文化的重要途径。关于东晋高僧
慧远
的丧葬方式,曹虹《释
慧远
遗命“露骸松下”的意蕴》一文认为,
慧远
对葬式的选择有特殊意图和深远意蕴。但是曹文对“露骸松下”没有确切 的解释和定义,对
慧远
丧葬方式的理解也是含糊的。本文作者认为
慧远
的“露骸松下”只是普通佛教徒的尸陀林法,没有必要过分强调
慧远
“露骸松下”的特殊意蕴。
关键词
慧远
露骸松下 尸 陀林
《中国典籍与文化 》1999 年第二期有曹虹《 释
慧远
遗命“露骸松下 ”的意蕴 》 一文。根据《高僧传》 的记载 ,曹文认为 在《高僧传 》 中各传主死后葬式大致分为土葬与火葬两类 ,而
慧远
遗命“露骸松下 ”的丧葬方式是相当独特的 ,《高僧传 》 中未见第二例。在土葬与火葬都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 ,
慧远
遗命“露骸松下 ” ,其性质近于火葬法。他遗命的内容非常具有个性特征,显示“高尚其迹 ”的力量 ,从中可见他对高绝之风的追求始终是十分 自觉的,既包含精神内容,又富于形式感 。
通过考查佛教典籍 ,并对尸陀林法和“露骸松下 ”进行综合分析 ,本文作者认为释
慧远
遗命“露骸松下 ”的丧葬方式实际上是佛教丧葬方式中的尸陀林法。由于曹文没有认识到“尸陀林”是佛教的丧葬方式之一 ,因而对“露骸松下 ”的理解是含糊的 ,在
慧远
丧葬方式上作“特殊意蕴”的推测和发挥 ,使人有牵强附会之感。
要想对释
慧远
遗命“露骸松下 ”有准确理解 ,必须先弄清楚何谓 尸陀林法 它是佛教中一种怎样的丧葬方式?
何谓尸陀林法?尸陀林 ,又作尸陆林 ,尸多婆那。 Slta-vena ,尸多译曰寒 ,婆那者林也 。弃死尸之处是日寒林。玄应音义七日 “尸陀林 ,正音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 ,其林幽邃而寒 ,因以名也。在王舍城侧 ,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 ,名尸陀林者 ,取彼名之也。 ”同十八曰 “尸陀林。 ”有部昆奈耶杂识十四日 “深摩舍那 ,是弃死尸处。云尸陀者 ,讹也。 ”亦名恐畏林 ,安陀林 ,昼暗林 ,西域记谓如来在日,葬比丘于尸陀林。①
《 大智度论 》 卷三《释初品第一 ·释王舍城 》 载 “复次王舍城南尸陀林中多诸死人 ,诸姆常来瞰之 ,还在山头时 ,人便名耸头山。 ”
《 大唐西域记 》 卷九中云 “若有火起 ,穷究先法 ,罚其首恶 ,迁之寒林。寒林者 ,弃尸之所,僧谓不祥之地 ,人绝游往之迹。今迁于彼 ,同夫弃尸 ,既耻陋居 ,当自谨户。 ”
以上记载表明 尸陀林是佛教僧人的一种丧葬方式 ,方式是僧侣死后 ,置尸于林中或野外 ,施诸鸟兽。又名施林 ,《 法苑珠林 》 卷九十七《 送终篇 ·遣送部 》 云 “依如西域葬法有四 一水漂 ,二火焚 ,三土埋 ,四施林。 ”又名林葬 ,释氏要览 》 卷下载 “葬法天竺有四 水葬谓投之江河 ,以饲鱼盆 火葬谓积薪焚之 土葬谓埋岸傍取速扦也 林葬谓露里寒林 ,饲诸鸟兽。 ”又名野葬,《大唐西域记 》 卷二 “送终殡葬 ,其仪有三:一曰火葬 ,积薪火燎 二日水葬,沈流漂散 三日野葬,弃林饲兽。 ”
作为佛教的一种丧葬方式 ,尸陀林法被普通僧人所接受 ,魏晋南北朝时代 ,死后采用尸陀林法的僧侣也并非
慧远
一人 ,《 魏书 ·释老志 》载:
太和九年秋 ,有司奏 ,上谷那 比丘尼 息香在业 山松树下 死 ,尸形不 坏 。而来三年 ,士女观者有千百 ,于时人嘴异之 。
同样死后露骸松下 ,
慧远
与比丘尼惠香难道是无独有偶的巧合 本人认为,他们 “露骸松下”的行为有遵从佛门丧葬习惯的内在一致性 ,即都采取 了尸陀林的丧葬方式。
受佛教的影响 ,某些笃信佛教的在俗之人也采取尸陀林丧葬方式 ,《南史 ·孝义谢蔺传 》 载:
(谢 贞) 有遗疏告族子凯 “气绝之后 ,若依僧 家尸 陀林法 ,是吾所愿 ……”
在佛教盛行的后世唐代 ,采用尸陀林法的僧人更是多见 ,《宋高僧传 》 卷六《宗密传》 载唐代高僧宗密于会昌元年 年 正 月六 日坐灭于兴福塔院 ,俨若平 日,容貌益悦 ,… …“遗诫令弃尸施鸟兽 ,焚其骨而散之,勿塔 ,勿得悲慕 ,以乱禅观。 ”《太平广记 》 卷九十七《 从谏 》“东都敬爱寺北禅院大德从谏 … …是 日无疾奄化 ,年有八十余矣。玄章等奉遗旨送尸于门外尸陀林中,施诸鸟兽。三 日复视之 ,肌貌如生 ,无物敢近 。遂覆以饼 ,经宿 ,有狼狐迹 ,唯咯饼饵 ,而丰肤宛然。乃依天竺法阁维讫 ,收余烬 ,起 白塔于道旁 ,春秋奉香火之荐焉。 ”又《 太平广记 》 卷九十八《 兴元上座 》“兴元县西墅有兰若 ,上座僧常饮酒食肉,群辈皆效焉。一旦多做大饼 ,招群徒众 ,入尸陀林 ,以饼裹腐尸肉而食 ,数唉不已 ,众僧掩鼻而走。上座 日 ‘汝等能食此肉,方可食诸肉,自此细徒因成精进也。 ”,
以上记载表明 ,唐代寺院外有专供抛尸的树林 ,即尸陀林。尸陀林中腐尸遍地 ,鸟兽经常出没,说明僧侣死后抛尸尸陀林的行为非常普遍。受此丧葬习俗的影响 ,民间在俗之人也有类似尸陀林的抛尸行为 ,以至有蔚然成风者 ,《 新唐书 ·宗室传 》 载“太原俗为浮屠法者 ,死不葬 ,以尸弃郊饲鸟兽 ,号其地日 ‘黄阮 ’ ,有狗数百头 ,习肉簧 ,颇为人患 ,吏不敢禁。篙至 ,遣捕群狗杀之 ,申厉禁条 ,约不再犯 ,遂革其风。 ”
后世文学作品对尸陀林也有反映 ,如宋苏轼《赠章默 》 诗 “弃身尸陀林 ,鸟莺任狼籍。 ”清赵翼《赠李救洲诗 》“肉将尸陀林下填 ,魂已鬼门关畔立。”等。
“璐骸松下”乃尸陀林法了解到尸陀林法的特征 ,我们再看《高僧传》中对
慧远
丧葬方式的记载:
以晋义熙十二年 (公元416 年)八月初动散 ,至六 日困笃 ,大德省年 ,皆稽颗请饮豉酒 ,不许,又请饮米汁 ,不许 ,又请以蜜和水为浆 。乃命律师 ,命披卷寻文 ,得饮与不 ,卷未半而终。春秋八十三矣。门徒号坳 ,若丧考批 ,道俗奔赴 ,踵继肩随。远以凡夫之情难割 ,乃制七 日展哀 ,遗命使露骸松下。既而弟子收葬。得阳太守阮凯于山西岭凿犷开家 。谢灵运为造碑文 ,铭其遗德。南阳宗炳又立碑寺门。(<<高僧传 》 卷六《晋庐山释
慧远
传》
不难看出 ,
慧远
的遗命“露骸松下 ”符合尸陀林法的特征 死后没有直接火焚或土埋 ,而是命弟子置遗体于林中松树下。
这里有一个疑问,
慧远
遗命的内容是否包括后面弟子的收葬 整个看来 ,并没有包括后面的收葬之举 , “露骸松下 ”是
慧远
遗命的最终意愿和选择。 “露骸松下 ”必然意味着抛尸林中 ,施诸鸟兽 ,这是
慧远
临终对佛门尸陀林法的选择 ,也是他对佛门戒律的尽职洛守和信仰上的无悔追求。
①
《
佛学大字典
》 ,
页 ,
丁福保编撰 ,
文物出版社 ,1984
年1
月。
作者简介 江林 ,1975年生 ,浙江大学古籍研 究所博士研究生。
上一篇:
慧远大师所建寺院考
下一篇:
慧远故里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