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岩记——义教徒
来源: | 作者:赵尚先 | 发布时间: 2017-12-26 | 3022 次浏览 | 分享到:
 
    20年前,为了生计我几乎跑遍了代县,骑自行车往返。
因此,我这个忻州人自信地以为对代县的山山水水恐怕比代县人还要了解呢。实际上,我对代县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甚至还颇有微词呢。 
     然而,我错了。当时的我根本就没有也顾不得打探代县的山水人文知识。权且算作无知罢了。因为无知往往要导致自以为是,太多的人都是这样。其实呢,我先前去过的代县的地方都是既没有茂密的植被,也没有高不可攀的丛山峻岭的荒山秃岭,仅有的也只是一般人都有的对杨家将故土的崇敬而已。 
     此次忻州代县古城文化交流活动我被震撼了。我由衷地感谢热心而干练的文联刘主席的相约。不然,我这辈子都可能与这两处人文和自然结合的奇妙伟大的景观无缘了。所幸我还是一个表面倔强内心谦虚的不确定主义者,这主义真不错,——她会帮你克服自以为是,他会帮你看到居高临下的人和刚愎自用的人根本发现不了的东西,比如一个乞丐或者精神有问题的人的长处和闪光点。我终于看到了一个普通县域的另一面:那就是前所未有的新奇,前所未有的景观。啊!感谢你,雁门关;感谢你白人岩 
     雁门关建在两道山梁的最高最险也是最窄处。因为它高,燕子逾越见愁容,还不如就从关门洞口进出吧……于是,那里便得名——雁门。也许还有别的说法,但哪一个又能比“雁门”这个可使人浮想联翩的说法更美妙呢?其实雁门的所在本身就很美妙,很壮观,真乃代县之形象——伟岸而俊秀的代言使者。 
    “白人岩”,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所以也就难得知晓她是什么了。从远处看,光秃秃的山,能有什么呢?都快到大半山腰了,还不知她究竟是什么样,也没好意思问。真是去看一座古刹庙店吗?那可就有点扫兴了。但我还是较早的透过车窗看到了她那被大山纱巾所遮掩的一角。看呢!悬崖!紧接着的竟还是悬崖……真没想到这里竟然是一处集悬崖之俊秀、伟岸、壮美的所在,真乃一处巨型的天然悬崖博览会,真乃一处五岳、野三坡都不曾有的集中着浓缩着充溢着天涯之灵气灵秀的所在:她把悬崖的巍峨和郁郁苍苍集结在一公里的范围了。我仿佛是冒失地出现了神仙的领地。 
    我又一次地被震撼了。这仿佛是天神巨人的集结,这正是不折不扣的鬼斧神工和天然奇观。在她的奇异美妙面前,我惊呆了,在距离忻州如此近的地方竟然有如此景观。 
    我还会再来的,而且会带着我更多的家人与朋友来拜谒您——雁门关,白人岩